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章(春科开始)





  春科开始了,李老将军一大早便去上朝不能亲自送了李悠然等人进了考场。早朝时不免时常走神,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孙儿科考的事。皇上多次问他楼兰犯境之事,他都是后知后答。

  下了早朝,御书房中,皇帝给老将军赐了座。皇帝:“老将军今日早朝怎的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可是身子不太舒适?”

  老将军今年已是花甲,戎马半生,中年丧子备受打击的他比之同年人发鬓略加霜白。

  一代功臣,皇帝心中多加敬重,对老将军的身子也多为关心。

  老将军爽朗笑道:“多谢皇上关心,老臣身子无碍,连连走神乃心中有所挂念。”

  皇帝疑问:“却不是能让老将军如此心神不宁之事所谓何事。”

  老将军道:“不过一件小事,今日科举开考,老臣那孙儿也下了场。”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道:“原是这样。昔曰白鹿三杰威名远播,悠然身为白鹿三杰之一,又岂是平庸之辈。老将军放心,悠然怕是不会让老将军失望的。”

  白鹿三杰,那可是两年前的事了。两年前,四院大比,李悠然不凡的表现被应天书院的学生大肆宣传了一番,闹闹沸沸扬扬的。

  自然的,对于李悠然的文采有人表示认同,也有人表示怀疑,而大将军是半信半疑。大将军自信自己的孙子自是不凡,但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再聪明绝顶的不可能从小树苗成长成参天大树。

  他感到有些坐立不安,对于皇上的问话心不在焉的敷衍着,皇上表示无奈,匆匆说了两句话便早早放他离去。

  老将军一出宫门便向亲卫询问李悠然下落,“那臭小子从考场出来了吗?”

  亲卫答:“回大将军,还没有。”

  老将军眉一拧,不悦说:“怎么还没有出来。”边嘀咕着边翻身上马,带了一大群人跑去考场守着,来势汹汹,把一群考官吓得够呛。

  李老将军在京城名声很显,年轻时混帐起来比其孙子李悠然有过之而无不及,聚众殴打官员的事不止发生过一两起,这些年龄较大的考官有不少不打过,如今见李老将军这一阵势便想到以前,腿肚子不由自主的发软打颤。

  翰林院头发已全发白一脚临门快迈进棺木的莫大人更是打了个冷颤,他不停转动着混浊发黄的眼球,半晌见外边没动静,他用沙哑缓慢的声音道:“老将军这是又闹的哪般?”

  同为翰林院的司徒青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回身笑答道:“在下听说李世子也参加了今年的科举。”

  莫大人眼珠子不由瞪大,惊诧道:“那纨绔子?他还真胆大。”

  莫大人语气中充满了对李悠然的鄙夷。司徒青勉强地笑了笑,低头小心翼翼地撇了神色有些不悦的大学士李牧一眼,暗骂:这莫大人怎么也不看场合,李牧乃李家的旁枝,高附着老将军府这株大树,如今莫大人当着他的面如此数落李悠然,这怕是已经暗中得罪了李牧,若是李牧秋后算帐,他们怕是没果子吃。

  如今只盼李牧的心胸能与他平时表现出来的那么宽大,不记恨于他。

  老将军驻军考场引来一阵慌乱,最后还是由李家本家的大学士李牧出马将老将军请了回去,屋中全身紧绷着的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科举有三关,乡试,会试,殿试。每一关如过一道天堑,每过一关便能如鱼跃龙门脱胎换骨,从此路人为大人。

  李悠然的基础不错,第一关、第二关轻松的走过,两回皆是甲榜最后一名,成功迈入官场第一步。

  放榜之日老将军呆呆坐在苑中的大梧桐树下,自顾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见李悠然走来双眼发直地望着自家的小兔崽子。

  李悠然问:“怎么了?”

  他怎么有种小狼崽被猛虎盯上的错觉,被盯得后背发凉呢。

  这感觉很危险,很不妙,要不……还是逃了吧。

  刚想后退,老爷子一把把李悠然熊抱住,一只铁掌不停地拍打着他的后背,还不住的傻笑,笑中夹杂几声微不可闻的叹息,“我李家儿朗都是好样的,好!”

  手劲加大,“砰……”一股沉闷的击打声传来,众家将不由自主后退了一步。

  老爷子戎马一生,手可力碎山石,战场上一刀碎敌方主将战马的事件不知几数,如今这铁掌落在世子身上,也不知世子爷这小身板受不受得了。

  李悠然不由“噢……”地怪叫了一声:“老头子,我知道了,你老轻点……”

  众家将汗,又退,声音引来李悠然的目光,放眼见众家将向他投来怜悯的目光,猛翻了个白眼。

  众家将眼中怜悯更浓:“可怜的世子爷,痛得翻白眼了。”

  李悠然:“……”

  晚间,李悠然包下了京城的一间有名的酒楼,并邀了青云学院和白鹿书院的同窗一同庆祝。那些榜上有名的,榜上无名的都来了,一大群人将宽阔的酒楼填补。

  舒仲书笑着举起酒杯,“舒某入京以来蒙世子爷多番照顾,此一杯酒,舒某敬世子爷。”

  此次会试,舒仲书甲榜第七,加上他青云书院的出身,暗暗的已入京城不少权贵的眼。昨日太子来访,言语中有招揽之意。心中已有一番计算的舒仲书当时便暗接下对方抛来的橄榄枝,此时对同阵营的李悠然更多了几丝归属感。

  昔日为同窗,今日为同僚,幸之。

  李悠然举起酒杯与之共饮,笑说道:“祝君青云直上。”

  舒仲书会意一笑,道:“多谢世子爷。”

  酒席将开始,不用走科举这条路的明家兄弟也来了,还有不少与李悠然交好的官家子弟。百来人,众人闹腾到了大半夜才醉薰薰地结伴归家。

  人生有幸,年少有朋,年老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