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章(良藏弓)





  莫约过了半柱香,老将军缓缓地睁眼,撇了眼坐在身侧发呆的李悠然不急不缓道:“太子迎出东宫了?”

  “嗯。”

  李悠然点了下头,有些黯然地说:“太子他变了,他出东宫第一件事便是将昔日的政敌通通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十几户人家,上千人口,斩的斩,流放的流放,在大街上到处都能闻到飘散在空气中的血腥味。”

  李悠然是将,他早看惯了生死,但他却看不得无辜人枉送性命。

  老将军一脸严肃,不是很苟同道:“人总是会变的,他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是新帝。一个帝王必须有一个帝王的样,久囚东宫都让世人都快忘了有他这么一个人了。所以。无论是他想要马上回归众人视线还是建立起帝王的霸权和威信,那些宿敌都是很好立威的对象。”

  “太残忍了。”

  想起那条被染血的街,想起东宫前燕珩眼底对权利的野心,李悠然心中暗暗一叹。

  仰起头望着远方,李悠然居安思危道:“太子的他野心很大,怕不仅仅止步于目前,我想他迟早会对我们手中的兵权下手。”

  老将军不经意皱眉,沉默了会,语重心长道:“他要就给吧,你我也不是贪变权势之人。若真到了君臣反目的一天,你便回宁州老乡吧,那里是绝对安全的,顺便把我也带回去。”

  老将军的语气沉重,有点像是在交代后事。

  李悠然心情压抑地回头,老爷子含笑着望着他,像小时候那样把常年握兵器粗糙长满厚茧的大手放在他头上,轻轻地揉了揉。

  老将军又叹息又向往的说:“这些年我若不是还想着杀光那些外族为你父亲报仇,我早放下一切卸甲归乡了。”

  李悠然目光微柔,点了点头说:“好,我答应你,等一切事都了结我便带着你一同回宁州老家。”

  “啪……”火盆中的火昼夜不灭的燃烧着,寂静的石室内,被装在盒子中宁王的头颅瞪着一双血红色眼睛死死盯着一个白衣男子。他像是在指控他,他宁王叛乱失败战死,顾东篱你这个当臣下的为什么还不死。

  顾东篱不敢闭眼,独自对着这个染血的头颅从早到黑,哀莫大于心死。

  不知过了多久,石室的门再次被打开,李悠然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望见桌上原封未动的饭菜,眉头不由一皱。

  走到白衣男子跟前,李悠然将新鲜的饭菜摆上小饭桌,边问:“为什么不吃饭?是饭不合你胃口?还是菜不合你胃口?明日你想吃什么?我让人给你做。”

  顾东篱没有说话,缓缓闭上眼睛……

  李悠然面色一冷,右手狠狠掐住顾东篱的下颚威胁道:“睁开眼看我。”

  顾东篱没有任何反应,整个人如一个没有灵魂的布偶娃娃。

  “好,很好,非常好。”

  李悠然怒极反笑,不容责疑地将红唇印在顾东篱干燥泛白的唇上。顾东篱睁大了眼睛,李悠然扣住下颚的疼痛感和唇瓣上温润的触感清晰的告诉他这不是在做梦。

  “李悠然。”

  顾东篱用力推开了这个充满暴戾的男人,将他推倒在地,心跳狂跳大声吼道:“你是不是早已经对我有了异想,是不是?真是恶心,一想到与你同窗多年,多年前你常闹着要与我同榻而眠,不由想吐。”

  李悠然抬起头,幽幽说道:“我让你感到恶心,想吐?”

  他那双眸子太过于有侵略性,顾东篱忍不住瑟瑟发抖。

  李悠然邪恶一笑,站起身用手抬他的下颚,盯着他的眸子道:“那今日我便给你来点更恶心的,还永远抹不去,忘不了的。”说着,他的唇印上了他的唇,把孱弱的他压在身下,肆意而为。

  良久,李悠然停止了动作,粉红色的舌尖舔了一下因流失太多水份而变得干燥的花瓣红唇,柔软的指腹轻轻划过他不住张口娇喘的唇……

  占有你,这是我毕生的梦。

  李悠然倒了个身再次将顾东篱压在身下,石室中响起不可描述的娇喘。

  “轰……”

  随着一声礼炮声响,多日阴沉的天空突兀被撕破了几道口子,几束明媚刺眼的阳光斜落在远处群山之中……

  先皇出殡,燕珩身穿孝子服,带领文武百官以三拜九叩之礼跪别先皇。

  老将军和几位平日不苟言笑的老臣们跪在棺椁前,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更有嚎啕大哭者,大声悲鸣:“皇上,臣不舍得您啊!”

  “君以国士待我,我却再不能报君,以侍君左右啊!”

  “皇上……”

  先皇以仁和为政,朝中大臣皆视先皇为伯乐。如今伯乐已死,千里马何去何从?

  不少大臣眼中显露迷茫……

  “父皇……”

  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从远处传来,自宁王“逼宫”失败便失踪的九公主燕珍抱着一个孩子无视黑沉着脸的燕珩用力扑到了先皇棺椁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冰冷坚硬的地面磕破了燕珍的额头,温热的鲜血在伤口泡出滴落在地上……

  怀中一向乖巧的孩子受惊发出了啼哭声,又怯于场中的大人注目,扁着小嘴压抑着,一抽一泣,好不可怜。

  燕珍好似不知疼痛,边磕头边痛哭道:“父皇,您走了,儿臣一人在世间何以为活,儿恨不得和父皇同去啊。父皇……”

  燕珍乃叛王宁王之妹,以目前燕珩睚眦必报的性子来看,她迟早步宁王残党的后尘。

  先帝一走,新帝便表现出容不下旧臣,宁王残党有不少是中立迂腐的顽固派。只因他们认为燕珩曾有杀父之举,此乃德品不端之辈,反对新帝出东宫应该另择皇子为帝。这些大人们从此便被恨上了,最后被打上叛军同党的罪名推上斩首台,一家老小受牵连。

  如今又有容不下先帝留下的子嗣之象,那他们这些也曾上过折子主章废太子的臣子是否也会是落到抄家身死的结局?

  九公主凄凄惨惨戚戚的哭喊声在寒风回荡,大臣们感同身受,心有所触,脸上同时露出悲凉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