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1 / 2)





  不一会儿,没等到孟在带着赵浅予过来,外面又匆匆进来一位内侍省副都知和十几位禁中侍卫,恭身行礼道:“奉太后懿旨,请燕王殿下前往福宁殿。请——”

  赵栩坦然自若,昂首阔步而去。

  远远看着哥哥离开的背影,匆匆赶来的赵浅予在会宁阁门口就忍不住捂着嘴哭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注:

  补一个:河阳查子,出自《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读楂子,是一种可当药物的果子,也叫樝子,这个可以百度出来,也叫木桃。《本草拾遗》:去恶心酸咽,止酒痰黄水。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这个可以去心间醋痰,皮可以治疗疮上流水。还可以放到衣物中当香袋用。

  1、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出自《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作者:杜甫。这个和李白大神的《侠客行》,作者菌好爱好爱,啊呀,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喜欢武侠的。推荐唐代裴铏(读形)的短篇小说集《传奇》。说中国的小说高峰在明清的,唉,想象力,想象力wuli唐代很牛的啊。唐朝是个出豪侠的时代,想一想都热血澎湃。昆仑奴、聂隐娘、孙恪、薛昭这些都出自《传奇》。喜欢的可以去翻一翻《太平广记》里记录的四篇故事。

  2、本章虽然是过渡章,对后文内容举足轻重,信息量之大,作者菌也有点捏把汗。因为据说晋江读者不喜欢看和朝堂有关的内容。另外可能部分读者对陈青父子谈话内容较难理解。由于这些对66都很重要,是大赵目前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的弊病。略分享一些注解在下面。

  3、差役法和雇役法,其实在两宋都有实施,简单来说,差役法是强迫老百姓当差,你无偿劳动就完了?no,万恶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牟利,直接陷害你,你管官府的物品?账本拿出来说你丢了十头牛十匹马,好了,赔钱。然后当壮丁,也是强制的,没钱,你还要回家吃爹妈的。所以苏轼的爹爹就曾经感叹过啊,老百姓盼望付钱请我们去当差的雇役法好多年了。蔡京的执政十分没有原则,差役法在他手下用了好多年。军事上的基本不需要怎么注解了。

  4、房十三聚众造反:源自方十三(方腊)起义。这是北宋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比梁山泊水贼们的规模大大大大大大多了。

  5、西夏和宋朝的多次战争,陈青的原型(狄青)是使西夏李元昊臣服的重要任务,我男神啊。竟然最后死于嘴上生疮!!!好想穿越回去救我男神。作者菌好喜欢本文的陈青夫妻俩的。其实宋朝兵力并不弱,事实上,宋朝比后周(柴家)的江山要广广广广好多好多。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还有兰州都是宋朝打下来的。看看宋朝疆域的前后变化能了解。夏乾帝的原型是西夏毅宗李谅祚,野史说此人13岁就和自己皇后的嫂嫂梁氏私通….好吧。这位梁皇后,日后会做太后,会…..

  6、故事讲到这里,从儿童期的家长里短,大概就进入到宫廷朝政家族息息相关的少年时期。画卷会更展开一些。他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和国、家是分不开的。当然宅斗还有很多关键情节。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痛有快乐又无奈,也会有悲伤。但是wuli九娘还是会坚持她的原则,我家六郎,我家太初,阿昉,都是好样的。有一位可爱的读者每天早上都微博私信我:“大大,站太初,记得对太初阿昉好一点哦。”我都被感动得要哭了。有点磕磕绊绊是难免的,对吧?有读者提到没有虐渣,真心抱歉,我文里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很复杂的,并没有很简单的黑和白,就是九娘,为了儿子也做了一些自私的事情的。人性,太过复杂,不同角度不同立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恐怕也都会不同的看法。

  7、一直想写一个不太一样的古言,嘻嘻,幼年、青春、成年......总之,拜谢所有还有耐心看我絮絮叨叨慢腾腾写着的每一位读者,最近多了许多新读者,你们没有留言。不过我知道…因为钱忽然多了不少,所以我昨天开了一瓶香槟喝。啦啦啦。祝大家看文开心。

  第49章

  翰林巷的孟府,依旧粉墙翠瓦,岁月静好。炎热的夏日在这里也少了几分急躁,夏蝉被粘竿粘去了七七八八,更是宁静了许多。

  一早来翠微堂请安的四姐妹,围着昨夜放蜘蛛的小盒子。七娘紧张得很,她昨夜可是许了个不得了的大心愿,打开盒子一看,叹了口气,重重地合上了。别说网丝圆了,这只懒蜘蛛甚至连网都没有结。

  四娘小心地打开盒子,那蜘蛛正静静地坐在圆圆的蛛网上,一见日头,飞速地窜到旁边去了,又吐出一根丝来。七娘气得很:“每年都是四姐六姐的蜘蛛会结网,不好玩。我的巧去哪里了?”

  六娘微笑着打开盒子,果然也是网丝圆圆:“阿姗你是不是许了太大的心愿了?婆婆不是说了,要得巧,得许个容易实现的小心愿才是。”

  九娘屏气凝神,打开一线盒盖,刚要再合上。七娘已经一把抢了过去,打开一看,快哭出来了:“啊???阿妧你许了什么心愿?!今年竟只有我一个人不能得巧?”

  九娘一看她眼圈都红了,赶紧说:“我是听了婆婆的话,许愿说今年秋天的螃蟹啊,别给七姐都抢走了。看来果然能实现呢。”

  七娘又想哭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去你的!哪个稀罕你的螃蟹!”一手将盒子塞回九娘怀里,恨恨地说:“明年七夕节,六姐,你先选好一只蜘蛛,我再同你换!”

  四娘幽幽地道:“你那心愿不换有什么用?织女娘娘都没办法,何苦为难一只小蜘蛛?”

  老夫人身边的贞娘过来请了安说:“四位小娘子,老夫人留你们在翠微堂用饭,说用完饭直接在这里对账交接,晚上就不用再忙了。若是今日账目理得好,晚上许你们跟着二夫人去中瓦看杂剧。”

  因去年孟存在翰林学士院终于熬成了从三品的翰林知制诰,今年七月初吕氏的诰命下来,孟家这一辈终于出了第一位郡夫人。上上下下不再以娘子称呼,而改称她夫人了。为着这个,吕氏的娘家今夜在中瓦订了好些个包间,约了孟府上下女眷一同去看杂剧。老夫人昨日还没松口,看来是杜氏回来说了不少好话。

  七娘第一个欢呼起来:“谢谢婆婆谢谢婆婆!要不然啊,每次甲班那些人说些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四姐妹根本搭不上话,好像我们都不是汴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