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节(2 / 2)


  李瑞可怜巴巴地说:“娘,太长了,还有好多字不认得。”

  程恒娥极力忍住心中的火气,道:“乖,你若是背下来了,你要什么娘都答应。字不认识就问娘,咱们也不急,你父皇还有半个月才过生辰,咱们只需要在这半个月内背会就可以了。”

  李瑞苦着脸说:“我不要背书,想出去玩儿。”

  “不可以,你大姐姐给陛下裁了一身新衣服,连你最小的五妹都会在陛下面前卖乖,你是男孩子,怎么可以被姐姐妹妹们比下去。娘,陪你一起背,这样吧,你今日能背两段来,娘晚上给你做最喜欢吃的八宝鸡,好不好?”

  当然不好了,李瑞宁可不吃什么八宝鸡,程恒娥无可奈何,只能硬压着他背书。

  这事儿在宫里传开,众人明里夸程氏是严格教导儿子,不溺爱,是个好母亲,可私下里都偷笑她,以前是凭着歌舞讨好陛下,现在则是使劲折腾儿子来讨好陛下。

  张丽妃更是笑道:“真是可怜了二皇子,小小的人儿,颇有点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儿了,连太子殿下都没二皇子刻苦呢!”

  王沅并不顺着她的话说下去,反而道:“慈母多败儿,程昭仪是望子成龙,这是人之常情。”

  “是吗?”张丽妃挑眉看着她,“我怎么觉得她意图不轨呢,将来太子继承大统,自有贤臣良相辅佐,就算是二皇子封王去了藩地,也自有郡守、国相治理郡国,哪里需要这么严格?”

  无论张丽妃怎么说,王沅只是笑一笑,不接她这个话题,转而说起昌平君即将进宫小住的事情来,“昌平君是陛下的外祖母,而且还抚养过陛下,论起尊贵来,广成君是远远比不上来,我等须好好招呼她老人家。”

  张丽妃心里挺烦这些个外戚的,走了一波姓余的,现在又来了一波姓石的,都是那种你不喜欢,但又非得敬着的人。她说:“就安排在永寿殿吧,离着广成君居住的地方也近,正好方便了故人叙旧。”

  王沅于是说:“我看可以,不过先要问过陛下的意思,然后再派人去永寿殿布置。”

  李湛也觉得永寿殿不错,待永寿殿布置好之后,还亲自去验看过,回去后让人开了私库,拿了许多名贵的器具布置永寿殿。

  终于到了昌平君进宫的那一日,李湛亲自去宫门口迎接,王沅与张丽妃是后宫的主事人,自然也跟着一道去迎接昌平君。

  昌平君一头银发,但面色红润,虽然拄着拐杖,但看着精神很好,她先被人扶着下了马车,然后从车里又下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妙龄少女。

  那少女穿华锦制成的衣裳,头上插着金钗,一看就不是侍女,王沅与张丽妃互相对视一样,心里都有数。

  昌平君欲给李湛下拜行礼,李湛急忙扶住她,“外祖母,你不必这么多礼,不然朕无地自容。”

  昌平君笑了笑,指着身边的少女,道:“陛下,这是你舅父的小女嫱儿。”

  石嫱盈盈下拜,“嫱儿参见陛下。”

  李湛虚扶她起来,“平身。”

  昌平君看着李湛与石嫱,眼里都是笑意,道:“托陛下的福,老身得得以进宫小住,但嫱儿服侍老身惯了,实在离不开她,是以就将她一道带来,陛下勿怪。”

  李湛笑道:“朕政务繁忙,还得谢谢表妹替朕服侍外祖母。”

  石嫱含羞带怯地说:“能服侍祖母是嫱儿的荣幸。”

  王沅趁机说:“陛下,昌平君与石姑娘想来奔波应该也有些累了,不如先回永寿殿整顿一下。”

  张丽妃笑道:“是啊,老人家经不得劳累,永寿殿已经都收拾好了只等着昌平君您入住呢!”

  昌平君笑着对李湛说:“不错,你这个两个妃子看着都是伶俐的人。”

  王沅与张丽妃扯着嘴角陪笑,送昌平君到了永寿殿,让她安顿好后,又嘱咐宫人用心服侍,终于功德圆满,能够离开了。

  ☆、第 122 章

  122 第 122 章

  两人从永寿殿出来, 张丽妃摊手,无奈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先头的余家与冯家争得你死我活,没想到被这石家捡了便宜,看来会咬人的狗是不叫的。”

  她这话粗鲁,但却是这个道理。李湛在民间时,石家对他多有照顾, 石坚拿他当亲子对待,他是与石家的几个表兄弟们一起长大的, 感情深厚。他登基后, 也没忘了石家, 升官封爵,赏赐丰厚,石家那时候低调, 在长安城中并不显眼,等冯氏衰败了,石家才开始真正崛起,走向朝堂。这样的家族,肯忍肯捱,只要李湛有一分提拔母族的心思, 那么皇后之位非石家女莫属。

  王沅突然觉得意兴阑珊, 在宫里小心翼翼这些年,到底是比不过那些天然地位就优越的人。张丽妃大概是与她有同样想法, 叹了一口气,道:“算了,走一步,瞧一步吧。”

  ……

  永寿殿。昌平君靠在榻上,两名侍女蹲着替她捶腿。石嫱捧来一碗茶奉给她,“祖母,您喝茶。”

  “乖!”昌平君接过茶杯,喝了一口,道:“这么些年来,还是嫱儿泡的茶最得我意。”

  “祖母,您过奖了。”石嫱低着头道。

  昌平君看这个孙女儿是越看越爱,这么好的姑娘也合该母仪天下,有她在陛下身边,自己也能够更加的放心陛下了。

  石嫱摊开一本书念起来,昌平君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石嫱为她念书已经有好几年。她把手按在书上,道:“今日不必念书,咱们祖孙俩说说话。”

  “嗯。”石嫱合上书,静静地听祖母说话。她一向是个活泼大方的女子,今日进宫后却一反常态默不作声。

  昌平君关切地问:“可是这宫里不习惯?不用怕的,有陛下与祖母在,没人敢欺辱你。”

  石嫱摇摇头,“没有,祖母,我只是想爹娘了。”

  “咳,傻孩子,咱们只是小住,等陛下生辰过了就回家去,没事的。再说你也大了,总要嫁人的,若是在夫婿家里因为太过想念爹娘哭鼻子,那可就丢脸喽!”昌平君打趣道。

  “祖母,”石嫱撒娇,“嫱儿不嫁人,一辈子陪着您与爹娘!”

  昌平君笑呵呵地说:“未嫁的女孩儿都是这么说的,当年你姑母嫁人前也这么说。”石嫱好奇地问:“姑母嫁的是陛下的父亲吗?”

  昌平君点点头,道:“当年哀思太子成年,太宗皇帝与皇后为他选家人子,选中了你的姑母,你姑母很争气,入了太子府,没几年就生下了陛下,只是命苦,还没享福就去了,这都是些往事,提起来让人伤感,不提也罢。对了,你看惠妃与丽妃怎么样?”

  石嫱道:“只见过一面,看起来都是和善好相处的人。”

  “你这孩子就是太天真,这样是容易吃亏的呀。”昌平君不禁有些忧心,“待人处事要多留几个心眼,惠妃与丽妃能在这宫里有今日的地位,可见不是平常人。”

  石嫱低头,“嫱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