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收尾(2 / 2)


  李斯心中百转千回,口中却应和道:“确实是好东西。”

  这些小裳华都听不懂,但她也不觉得无聊,一直两眼亮亮地往扶苏那边看,觉得扶苏侃侃而谈的模样很好看,扶苏安安静静的模样也很好看。

  李由默不作声地陪坐在一边,不时还得挡一挡看扶苏看得眼也不眨的妹妹,免得嬴政觉得他妹妹太不矜持。

  单凭一本粮册,嬴政也没全信。

  秋收之后,到处都在晒粮,田间地里也没闲人,不少人已经紧锣密鼓地把地重新犁好,往里头混入粪肥。

  许是因为堆肥久了,这些施了粪肥的田地嗅不见什么味道,一片片翻整好的田地看起来整齐又漂亮。

  嬴政让扶苏领着出去走了一圈,看过粮仓里堆着的谷子,又与庄户们聊了聊,才算是确定粮册上的数据并非夸张。

  这么转悠下来,嬴政和李斯都该回去了。

  小裳华虽然舍不得,却也知道扶苏很快会回咸阳,所以开开心心地和扶苏道别,临别时再次偷偷塞给扶苏一个小香包,说是装着桂花,老香老香了。

  扶苏送他们登车。

  嬴政见李斯他们都上车了,只扶苏立在跟前相送,便对扶苏说道:“你若舍不得,把人拦下就是。韩王连亲弟弟都送来了,难道还不愿意送一个张良?”

  李由会和李斯提起扶苏最近的不同,底下的人自然也会如实记录下来送去咸阳。

  嬴政是听人说李斯带着女儿过来了,才亲自过来瞧瞧:一来是看看产量翻番的说法是不是真的,二来是看看扶苏是不是真的因为好友离开而低落消沉。

  扶苏说道:“子房心不在此。”子房是张良的字。

  照嬴政来说,什么心不在此是完全不用考虑的事,哪怕对方心不甘情不愿,只要他想把人留下,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人留下。

  不过扶苏既然不这么想,嬴政也不打算再管。

  嬴政说道:“马上要满一年,你这边的事收收尾,安心回咸阳去。”

  扶苏是他的长子,没有在宫外久住的道理,让他出来一年已经是破例了。

  要不是扶苏捣鼓出不少有用的东西,连这一年嬴政也不会让他待满。

  扶苏闻言乖乖点头。

  这次出宫的收获已经足够大了,至少他摸到了父皇的底线,只要他踏踏实实做事,父皇会给予他一定的自由。

  父皇用人一向如此,不管出身如何,不管来自何方,不管贫贱富贵,只要对方确实有才能,父皇就愿意起用。

  至于父皇心里到底信不信任对方,这并不重要。

  只要有用就可以了。

  扶苏立在原地目送嬴政登车离去。

  归期已定,这段时间他确实得把手上的事收收尾。

  学宫有程邈与蒙毅在,韩非和尉缭时不时也给出出主意,基本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次扶苏回咸阳,程邈得留在学宫坐镇,蒙毅肯定要一起回,尉缭肯定也不能留下,扶苏要考虑的只有韩非的去留。

  扶苏琢磨片刻,没回别庄,而是转身去学宫寻韩非。

  韩非正在抚琴。

  琴声中带着几分愁绪。

  扶苏驻足聆听完一曲,才上前喊道:“先生。”

  韩非起身迎扶苏坐下。

  两人相对而坐,扶苏开门见山地问:“入冬后我该回咸阳去了,先生您准备留在学宫还是与我一道回去?”

  韩非一顿。

  他的身份与张良不同,他在韩国不得重用不说,还遭兄长猜忌,所以张良可以回新郑,他只能客居秦国。

  他也没忘记自己入秦的初衷。

  韩非说道:“我自然愿意与公子一起回咸阳。”

  学宫的日子虽悠闲,但不适合他。

  至少不适合现在的他。

  韩非补充道:“只是我若与公子一起回去,怕是会给公子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管是李斯还是姚贾,都不想留下他这个祸患。

  李斯是因为他们两人曾是师兄弟,对彼此了解甚深,李斯明白他有可能左右嬴政的想法,并利用这样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至于姚贾,自然是因为他曾经上书嬴政,直接骂姚贾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力劝嬴政不要任用这样的小人。

  扶苏不疾不徐地说道:“只要想做点什么事,永远都少不了麻烦。”

  其实即使什么都不做,也绝不可能安享太平。

  两人议定,扶苏便没再打扰韩非,径自回了别庄,叫人把朱小六寻来,吩咐朱小六去县里寻几个屠夫。

  秋末的猪虽还不太肥,但也有不少已经可以宰杀了。

  先杀几只摸索点经验,到处理后面那一大批时就可以不错失任何宝贝了!

  扶苏顿了顿,索性直接列了个单子,让朱小六请完屠夫之后再去买些材料,顺便叫匠人做出需要用到的工具。

  ※※※※※※※※※※※※※※※※※※※※

  尉缭:他背后是蒙家!还要和李家结亲!原来如此!

  李斯:他有韩非和尉缭给他出谋划策!原来如此!

  *

  第三章!

  小红包持续掉落~

  注:

  1姚贾相关:“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出自《战国策.秦策》,李姚两人及嬴政对韩非的态度参考钱穆老师的《秦汉史》和百度百科。

  2上计相关:参考《棔柿楼集·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