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童山胡乱瞟了一眼,目光再次放在少年的鞋尖处,也不知晓他拿的是甚,只是道了声谢,抬手接过。

  她的手指虽也修长好看,只是两人手相汇时的颜色却是天差地别,童山低垂了双眸没敢再看,低声道:“替我谢过叶姨。”

  少年嘴角勾着笑意,听罢点点头。

  在少年转身正要离开时童山突然叫住了他:“等等!”

  背对着女子的叶长秋秀眉不耐烦的微皱,转过身时却又松开,浅笑盈盈地看向她:“还有甚事吗?”

  童山转身冲冲走进了灶屋,将三个馒头用干净的帕子包住,出来时还小心的看了一眼在卧房里忙活着的关氏。

  她将包子递给门口处的少年:“把这个拿回去罢,就当是谢礼。”

  叶长秋上扬的嘴角微缰,只是顷刻间又恢复了正常,从容的接过她手上的馒头:“谢谢童山姐姐,那长秋先回去了。”说完不等女子回答,转身便离开了。

  童山没有太过在意,等少年一离开她就将门关上。

  “谁来了?”里屋传来关氏的声音。

  “住隔壁的那户人家的孩子。”童山走到里屋里将手上的叶子递给他看:“这是他们送过来的。”

  关氏瞥了一眼她手上的叶子,慢悠悠道:“这是薄荷叶,这天时蚊子多,晚上睡前可以用来防蚊子。”

  光是看她根本认不出,童山拿起一片叶子到鼻子轻嗅,一股淡淡的薄荷清香充斥鼻尖。

  ......

  叶长秋回去的路上,一条黄色的土狗似闻到味一般紧跟在他的身后。

  一直快到家门口时他回过头,睨了一眼瘦巴的大黄狗,将手里的馒头颠了颠:“想吃?”

  “汪!”大黄狗吐着舌头,身后的尾巴摇得彼欢,目光聚焦在他手上的馒头上。

  少年的嘴角上扬:“那就给你吃罢。”修长的手指微松,一个个白馒头从他手中滚落在地,沾上了灰尘。

  “汪汪汪!!”大黄狗似很激动,吠了几声,没去吃地上的馒头,反而是吐着舌头屁颠颠的靠向少年。

  眼见着大黄狗愈发的挨近,叶长秋俊秀的眉头皱起向后退了一步:“莫要靠过来。”

  大黄狗如何听得懂,紧随其后,就在快挨到他的衣裳时,叶长秋眸光彻底的冷了下去,双眸微眯,厌恶的抬起脚踢向大黄狗的腹部。

  “嗷呜”大黄狗惨叫了一声,被踢到了一边,而后又像个没事狗一样在地上打了个滚,仰着头狗眼晶亮吐舌哈气地望着少年。

  倒是识相的没在靠过去。

  叶长秋从宽袖里取出一条手帕,弯下腰将鞋尖擦净,反复擦了几次确定擦干净后才将帕子丢弃,站直身子冷冷的睨了它一眼,转身离开。

  大黄狗吐着舌头目送少年走远,咕噜爬起来开始吃地上的馒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的支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咔酱的老婆、硫克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章 入镇

  童山在家里呆了几日,将屋里的里里外外都整理了一遍,空闲时间里还做了一些简单的木凳木桌。

  只是几日,原本破旧的房屋被简单的翻了个新。

  眼见着日子也安稳了下来。这日凌晨,天才蒙蒙亮时童山就已是起床揉面,打算今日就拿到就近的镇上卖。

  关氏在旁边帮她将做好的包子放到装包子的篓里,还不停的嘱咐着她:“阿山啊,水囊已经给你装好了,到了镇上,若是晚了也还没卖完,就别硬撑着,拿回来还可以当早饭。”说着不放心的再加了一句:“你可别到时天都摸黑了你才回来,咱不差那几个。”

  就怕她性子愣,硬是不卖完她回来,这路要是摸着黑回来可不安全。

  关氏在千叮万嘱着,可就是没听着一旁的人哼声,他皱着眉瞧去:“你听着没有?”

  “啊?”童山在呆愣中回过神,揉面的动作顿住,恍惚的看向男子。

  那愣愣的模样如何都不像听进了的。

  关氏见状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瞧你这呆愣子模样,若是以后娶了夫郎还不得被吃的死死的!”

  童山知晓他担心什么,她将手上的面粉蹭掉,面色平和带着安抚之意轻声地说着:“阿爹,我知晓您担心甚,我听您的便是,今日我会在太阳下山前回来。”

  “不是今日,是今后!”关氏再次提醒,将一笼包子盖上,站起身子,拿起一旁的粗布擦着手,语重心长的与她说道:“现在这可不比我们以前在的那个镇上一般,路那么远,走都要上一个时辰,你要是再晚些可真要摸着黑回来了。”

  虽说她一个女子不一定会遇到什么歹人,可万一遇到个什么豺狼虎豹可就说不准了。

  童山当然没有关氏那般想那么多,只是她也觉着太晚回来确是不妥,毕竟黑了路不好走。

  依着他的意点点头答应着:“我知晓了阿爹。”

  见她点头答应关氏才暂且松了口气,将她做好的包子一一给她放好到篓子里,然后在院子外头拿来这两日他编好的竹篮子,挂在篓子的边上。

  正在院子水缸处洗了个手的童山见着,问道:“阿爹,这些也要一起?”

  “嗯。”关氏将一个个竹篮子挂上去,两边的篓子均匀的挂了几个:“就卖个十文,应是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