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诱宦第63节(1 / 2)





  “晓得了 ,我还要您嘱咐?”

  斜阳渐渐残灺,闺阁里保持着永恒而静怡的幸福,而一墙之隔外,却充满着阖家团圆的热闹。

  因中秋佳节,上头特许了假,韩家老爷韩圃由嘉兴府忙赶回了家,在祠堂拜过先祖,又到厅上见过了一众家人,略微寒暄几句后,趁着摆饭的间隙,将韩舸独招至书房。

  门窗紧闭,残阳仍透过绮窗细密的孔立进来,扑了满案尘埃。

  韩圃靠在椅上,黑鬓生银丝,略显疲倦与沧桑,“你上疏的事情,为什么不写信告诉我与你爷爷说一声?若不是朝廷里有我原来的同科传消息给我,我还不知道你竟不声不响的办了这么大的事。”

  韩舸撩了衣摆伏跪在地,深扣了一个头,“儿子让父亲与爷爷忧心了,父亲千里迢迢归家,风尘仆仆却不能安歇,是儿子不孝。”

  父子俩眼睛颇为相似,只是韩圃留着半尺美髯,眼色更加沉淀,“我问你话,你照实说。顾泉为什么被南直隶都察院收押?下头还有两位县丞,怎么却叫你一个主簿升任知县?”

  “这……”韩舸心内也有疑,只是忙着灾情与上疏,没功夫细想,“都察院的公文里说,顾泉未经庭审仗杀百姓,至于为什么叫儿子升任知县,我想,是不是因为城外的流民?他们想叫儿子收拾这个烂摊子?”

  “叫你收拾?你收拾得了吗?简直妄自尊大!”韩圃气得连连拍案,“起来回话!”

  韩舸吓得一哆嗦,忙臊眉耷眼地立在书案前。韩圃剔他一眼,恼得直笑,“你收拾的办法就是假借朝廷的名义,假拟公文向各大豪绅借粮银?你知不知道你这是给人现摆个把柄在桌上,你参了他们、他们少不得要借此参你!”

  “我知道,可爷爷父亲自幼教导我人皆可为尧舜,也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们要参就参好了,不过是丢官败职,若以儿子的仕途前程能换城外流民温饱,儿子不后悔。”

  “你说得倒轻松,若只是丢官败职,你爷爷何必在任上病倒?”

  韩圃缓缓撑起来,与其隔案相对,半张脸被残红映得肃穆庄严,“你借的可是六十万石粮食三十万两白银,加上你公文上许诺的利息,这么大一笔账,谁来还?你以为朝廷会替你还吗?还是你觉得咱们韩家倾家荡产能还得起?朝廷不想还这个债,就只能杀了你给那些豪绅抵债啊!”

  韩舸垂首片刻,缓缓抬起落寞的笑脸,“杀就杀吧,只要不是累及父母牵连家人的罪,我认了。况且,我上疏时虽只参了姜恩等人,可查下去,少不得就要牵出龚兴一党,就算没有这个事情,龚兴之流也不会放过我。父亲不是说,为民请命,是身为父母官之责?儿子不过是谨遵爷爷与父亲的教诲。”

  韩圃满踱着步,一双眼定在墙上,“苏州这么多官员,他们都不上疏,就你逞这个能,你知不知道,你已经做了别人的棋子?”

  “父亲这话,儿子不甚明白。”

  “隔壁住着的那位陆公公,我先前也以为他是到苏州来监管织造局的。可顾泉出了事后,我有些想明白了,他到苏州,是皇上派来对付龚兴的。龚兴在朝廷里根基太深,这么多年那么多人弹劾他,都没能动得了他,皇上登基不过一年有余,在朝廷里也不动不了他,只好从苏州着手,这才将你这个小官吏推出来当枪使呢。”

  韩舸深思熟虑半晌,弯起苦涩的唇角,“父亲,这是好事啊,说明皇上没有忘记我朝江山,皇上有心肃清天下、重兴社稷,这难道不是天下臣民之辛吗?几十年了,因先帝玄修荒废社稷,如今机会来了,我小小县官若能以小博大,做颗棋子又算得了什么?”

  他笑着,烛火跳在他稍显青涩的脸上,颤颤的光影里,满是毅然的慷慨,“天下总需要有我这样的棋子来打破僵局,我不参,等谁来参?今日等明日,明日等后日,父亲等了这些年,只等到先帝驾鹤仙去,龚兴等人却还老当益壮。父亲,我们这些做官的能等得起,百姓能等得起吗?我不做这颗棋子,难道非要等到百姓死绝亡国之日吗?!两京一十三省装聋作哑已久,总要有醒着的人。”

  韩圃扭头望他,沧桑的眼里逐渐起了愧色,“我与你爷爷,本以为你是在逞书生之气,想不到,你已经长大了。你、你无愧韩家列祖列宗。”

  他将手落去韩舸肩上,不再多说什么,沉默的眼里闪着零星泪花,道尽一位父亲的欣慰与心酸。

  一场黑云翻墨未遮山的政变挑起了每个人的神经,致使这一年中秋所结的千灯百盏皆如落花浮萍,前程不定的命局里,大概只有陆瞻,仍然适意行,安心坐,闲时琵琶醉时歌,倦来抱拥美人卧。

  佳节之下,满园张灯结彩,那厢优伶婀娜,这厢妙伎玲珑。月到风来阁的众人皆聚在草亭闲谈,将一片竹林闹得似秦楼楚馆一般。

  莺声燕笑随风灌入绿纱窗,陆瞻不禁一笑,随手闲翻了一张帖子,“窦初……没想到他与沈从之私交已经这么好了。”

  案前立着黎阿则,细腻的肌肤里汩汩涌出些阴气,“照干爹吩咐,崔元峰另派了两个人暗盯着沈大人与窦初,发现近几日,他们二人你来我往的,比从前频繁许多,不知这两人是在谋划些什么,儿子恐怕,是对干爹不利之事。”

  “风波从不平,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陆瞻满不在乎地靠在椅背上,斜望一眼窗外天色,刚过晌午,太阳正悬,蝉儿喧嚣,闹得人心惶惶,“眼下,盯好姜恩祝斗真才是要紧,他们大约忙着销毁兼并田地贿赂龚兴的证据,叫元峰看好了,少一页纸,就叫他脱了袍子来领罪。另外,告诉被派到长洲常熟等地的人,不要走露风声,秘密审讯几县县令,将供词六百里加急递回来。”

  “儿子明白,只是这几个县的县令招了供,该如何处置他们?”

  陆瞻撑案起来,踅出案外,“皇上的意思,牵涉的官员太多,那些不紧要的人,按罪行轻重罚没些家财,还照旧按原职当差。”

  “儿子这就去传干爹的话。”

  “去吧,”陆瞻拉开两扇门,稍稍侧目,“快去快回,你干娘备了席,叫你们一同团聚赏月。”

  黎阿则在其叵测的眼色中看到一丝温情,令他冰冷的血液有了点热度,他稍站一瞬,适才踅出书房。

  谁知刚踅至廊下,即见桃良穿一件崭新的淡青紫遍地撒花通袖袍,长罩桃红百迭裙,如一片飞花颜色,夭夭淡粉。

  眨眼睛,那一抹青春立在他面前,往他嘴里塞了快梅花形月饼,“阿则哥,你尝尝,妈妈他们带来的,我们堂子里的厨娘做的。”

  “谢谢。”

  他拔步而去,桃良紧跟在他身后闹渣渣的,像一只麻雀,“你们安南国过不过中秋呀?也吃月饼赏秋海棠吗?你们过年节吗?元宵赏花灯吗?”

  阿则顿住,下巴朝林子一抬,“你过去伺候吧,我还有事儿要出去,晚些回来。”

  桃良往林子里一瞥,再回头时,他已经走了二丈远,她只好遥望他的背影,唇上低低呢喃着,“阿则哥,你想家吗?”反正她是想的,只是想不起家的模样来了。

  再望那边草亭里,满是人世的遗孤,组成是一个蜂蝶阵,莺燕巢。陆瞻被一众娇女簇拥着,只觉倒在了个温柔乡,相思窑。他自歪在榻上,前有阿阮儿重拾短笛,没人可说的话语吹成风落花,又有朝暮琵琶伴奏,弹搊出江南的水音。

  一曲罢了,芷秋在侧递上一樽荷花酒,“怎么样?你还没听过我们阮儿姐吹笛吧,眼下可涨见识了?”

  陆瞻一个胳膊搭在支起的膝上,大加赞赏,“阮儿姑娘的笛吹得比宫中的乐师更妙。”

  “妹夫这是谬赞,”阮儿将短笛交给身后的丫鬟,回眸过来谦词,“宫里的乐师哪是我们能比的?我们真同那些技艺精湛的大师傅比起来,连笛都不配摸了。”

  “哪里话,宫中的乐师伎艺虽好,可演奏音乐,还得有些灵气,自然是你们这些见多识广之人更有灵气。”

  那露霜凑在案上托腮,“姐夫,你这是夸我们还是损我们呐?怎么听着不像好话呢?”

  “可不是?”朝暮在秋千架上摆着,轻裙飞扬,“什么叫‘见多识广’啊?姐夫说来听听嘛。”

  陆瞻向芷秋递去一眼,芷秋却不理会,眼瞧他被些个难缠女子左右刁难不施援手。倒是袁四娘出来解围,“几个死丫头!有你们这样刻意为难人的?局子上也这样?”

  露霜鼓着腮顶嘴,桃李颜色,“哎呀妈,姐夫都不生气,您老人家气什么,大节下的还骂我们。”

  却听朝暮在秋千架上磕了几声,芷秋朝她远嗔一眼,“鬼丫头,还打秋千哩,瞧都咳嗽起来了,还不是叫风给吹的?快下来消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