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失忆后我成了太子良娣第40节(1 / 2)





  她这么说,青梨与葡萄都没听懂,兰亭笑了笑,“简单点给你们说吧。前朝有个很有才华的诗人,号为放翁,娶了表妹为妻,两人太过恩爱,表妹为婆母所不能容,于是放翁尊母命,休妻再娶。现在明白了吧?”

  “这婆母真可恶,放翁也太软弱了,表妹真可怜。”青梨感叹。

  “天下无不是父母,放翁要是不听他母亲的话,就是不孝,不但要被宗族责罚,甚至连官也不用当了。”葡萄则这么说,然后问,“后来表妹怎么样了?”

  “表妹又嫁了一个好人家,丈夫疼爱,过得很好。”兰亭想了想,这么说。表妹郁郁而终的结局最终没有告诉她们。

  葡萄再仔细想,宫里发生的事情,可不就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她担心地问:“皇上不会像那放翁一样吧?”尤其是太后还一直阻碍贵妃封后的事情。

  “放心,皇上不是这样的人。他要是这样的人,今日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皇帝。行了,夜深了,你们服侍我梳洗吧。咱们早点睡,明天起来,太后的事情就该解决完了。”

  青梨与葡萄虽然不知道怎么解释,但她们相信自家娘娘,娘娘说的准没错。

  一夜无梦,兰亭睡了个了好觉,次日醒来,天已经大亮了。梳洗完后,葡萄吩咐了摆早膳。青梨逆着阳光,喜滋滋地走进来,“娘娘,果然如您所料,没事了。贤太妃也不必去永陵给先帝守陵了。”

  兰亭慢条斯理吃着早饭,这事儿解决地出乎意料得快,还得多亏太后的配合啊。要是没有昨天太后那出去奉先庙哭先帝的戏码,这会儿她还在跟太后搞拉锯战呢。

  青梨小声道:“皇上今日上朝时,特意召了荣安伯觐见,在朝堂上把荣安伯狠狠训斥了一顿,说他纵子行凶,不,现在荣安伯已经不是伯爷了,皇上撸了他的伯爵,改封了一个指挥同知的爵位。”

  啧,连降三级,看来刘祯一点也没有手下留情。

  “高耀祖那边呢?”青梨问。

  兰亭摊手,“事到如今,就是我这边想要放过高耀祖,只怕皇上也不会放过他。高耀祖最不济也会判了杖刑,只看皇上的意思了。”

  太后想在奉先庙先帝的牌位前面状告刘祯不孝。刘祯重点拿荣安伯说事,荣安伯高大福受了皇家的恩赐,却纵容其子作出奸。淫良家妇女的事,高耀祖被关进大理寺牢狱。

  皇帝不徇私,着令大理寺公正的处理此事,太后却心疼弟弟与侄儿,逼着皇上徇私枉法,释放高耀祖,以至于闹到奉先庙。最后皇帝以大周为重,大义灭亲,重重地处罚高家。

  此事无非是按这个样子收场,刘祯不能落下不孝的名声,大周也不能有一个不孝母亲的皇帝,最后的罪名只能由太后和高家来背。

  高大福勉强保住爵位,儿子高耀祖受了五十大板的杖刑,还得进宫来谢恩。刘祯没有见他,陈安出来道:“皇上有要事,高大人请回吧。”

  高大福磕了三个头起身,陈安扶起他,低声道:“高大人,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您觉得呢?”

  “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高大福忙不迭地说。他胆子都被吓破了,连太后宫里都不敢去,直接出了宫。

  寿安宫里换了一批人,太后的心腹都被换掉了,她咒骂不已,宫女们都神色漠然地看着她。

  高珍珠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怯怯地喊了一声:“姑妈。”她很害怕,想回家,但不敢对太后提。

  太后转头看见她,眼泪掉下来,“珍珠啊,只有你陪着姑妈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还有两更。

  第63章

  太后伏在高珍珠身上哭泣, 高珍珠默默地安抚她, 将她扶到床上躺下。她寻思着怎么对太后提回家的事情, 就听太后低低地声音说:“祯儿是皇帝, 已经不是我的儿子了。”

  高珍珠吃了一惊,祯儿?应该是皇上的名字吧。

  太后紧紧抓住高珍珠的手,道:“珍珠, 你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这一年多来,多亏有你陪着我。”

  高珍珠忙说:“不,姑妈,高家与珍珠现在的一切都是您给的。”

  以前高家过得是什么日子,而现在高家又是过的什么日子,高珍珠心里还是万分感激太后给高家带来了荣华富贵。

  太后总算有点宽慰道:“你是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以后就在宫里陪着姑母。皇上,皇上他与我有了嫌隙,但我毕竟是太后,还是能为你做主的。”

  高珍珠心里一喜, 害羞道:“姑妈!”

  “别害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今年虚岁十六了, 我这里为你相看着,挑一个好人家,等一两年再将你嫁出去,你的嫁妆也有姑妈来给你备。我早已跟你父母说好了。”太后慈爱地看着她。

  高珍珠低头应道:“都听您的。”

  高珍珠柔顺听话, 太后不禁神思恍惚起来,要是皇上能像珍珠一样听话该多好。她想起了眼前的困境,皇上重重地责罚了高家,立刻就能向京城里出风声,皇上对于高国舅并不如何看重,她这个太后也无足轻重。

  高珍珠见太后突然不说话了,揣度她的心思,小心翼翼地说:“姑妈,母子之间没有隔夜仇,过几日就没事了。您毕竟是皇上的母亲,生养他一场,他也不能不认您。您软和些,皇上那边自然也不会太强硬。”

  太后摇摇头,“我生的孩子我了解,皇上……唉。”

  这次皇上给她警告了,高耀祖判的是杖刑,已是手下留情,再有下次可不是这样,高家捏在皇上手中,他虽然不能对自己这个亲娘怎么样,但他对高家绝不会手软皇上,他就像先帝一样无情,顺他者昌,逆他者亡,于他不喜欢的,他可以绝情到底,他与先帝真是两父子啊,太后嘴角露出一抹讽刺的笑容。

  次日太后就下了一道懿旨,赞扬贵妃卫氏,秉性柔嘉,贤惠纯善,又有才干,堪为后宫女子的表率。之后刘祯在朝堂上重提册封卫氏为皇后的事情。

  大臣们照旧议论纷纷,反对者说卫家犯事,卫妃的叔父更是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过,卫妃乃是罪臣之后,不能为后。

  支持者则说,罪不及出嫁女,先帝曾封卫妃为宁安郡主,而且太后也特地下诏嘉奖卫氏,可见卫妃的德行好,这是做皇后最重要的一点。

  刘祯这次态度十分强硬,当即令人写封后的诏书。

  朝臣们都将目光放在大学士史彦齐、与光禄大夫张俨身上,只见二人手持笏牌,对着皇帝行了个礼,道:“谨遵皇上旨意。”

  立后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待下朝,一干臣子出了太极殿,便将史彦齐拦住,一个花白胡子的官员吹胡子瞪眼:“史大人,先前你不是最反对立卫氏为后,怎么今日在朝堂上跟哑了似的?”

  史彦齐道:“此乃皇上的家务事,我等干预到底不好啊。”

  出了宫门,眼见他家的马车,史彦齐道:“你们不如去问问张大人吧。”然后快走几步,上了马车。

  张俨是武官,张家是世袭的英国公,一直深受皇家的信重,这干文臣到底不敢去问张俨。

  史彦齐匆匆上了马车,催促车夫快点赶车。小厮给他倒了一杯茶,笑道:“大人您是堂堂的大学士,今日竟有逃窜之举,很扫您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