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怎么,纸衣服这么舒服,让你穿得都不想跟爹娘回家了“”傅杳道。

  大郎愣了下,旋即反应过来,一脸欣喜道:“真的?您是说我可以回去了?!”

  “脑子这么笨,这以后可怎么办。”傅杳啧啧道。

  “太好了!谢谢观主!”大郎道谢完,连忙朝着门外跑去。

  隔着大门,屋内的众人能看到他正一脸欢喜地告诉父母这个好消息,虽然他的父母并不能听见。

  高兴了好一会儿后,大郎又走了进来,一脸期盼道:“观主,那我以后还能再来这吗?”

  “为什么不能,记得到时候让你爹娘多捐点香油钱。”傅杳道。

  “嗯!到时候我把我的压岁钱都给您!”大郎拍着胸脯承诺道。

  在他们说着的时候,外面的村民们开始进来拜神了。

  等到何木匠夫妻进来时,傅杳让江掌柜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供桌上的酒。

  等这对夫妻都喝下去后,她道:“行了,回家去吧。”

  何木匠夫妻还是第一次见到观主,听到吩咐,忙朝着她磕头,之后才退了出去。

  他们走后,大郎也跪在地上朝着傅杳“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谢谢观主,以后我会常来看您和三娘姐姐的!”

  “去吧。”傅杳道。

  “嗯。”大郎站起身后,又仔仔细细看了她们几眼,这才转身追上了父母的步伐,跟着他们旁边。

  一直到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都消失不见,江掌柜他们收拾了一下,也都各自去了后房休息。

  留下三娘有些小小的失落,“大郎以后,还会记得,这里的事吗?”

  “既然已经新生,又何必再记得。”

  三娘沉默了一会儿,又道:“那我呢?我若复活,是不是,也会忘记。”

  傅杳将道观的大门打开,远方灯火万家。在这只剩光与影的世界里,她喝了口酒,道:“于我来说,无论是谁,都是过客。”

  第16章

  年后,道观一度十分热闹。周围十里八乡拜年走亲戚的,大多都听过方二的事,也乐得过来拜一拜,祈祈福。

  这人一多,江掌柜当即让丈夫和赵兴泰两个做些点心放在道观卖。

  这两人的厨艺水平那完全没得说,再加上价格也不贵,不少来上香的人都愿意买点回去哄哄家里的老人小孩。

  一来二去的,道观的糕点倒也在附近有了些许的名气。

  “观主,我们道观不取个名字吗?”江掌柜一边将数钱一边问,“这回头我们的糕点上面弄个道观的名字,说不定还能帮我们再吸引客人来。”

  傅杳看着烛光下折射着毫光的铜钱串,心情大好,“就叫来财观吧,寓意我们道观以后能赚大钱。”

  其他人:“……”

  周围气氛陷入迷之沉默。

  “我觉得叫无尘观挺好的。”江掌柜率先开口道,“你们觉得如何。”

  “无尘观和别人的道观撞了,换个吧。我们这里依山傍水,山上不是有株苍松,不如就叫青松观吧。”赵兴泰建议道。

  “青松观不错,大俗即是大雅。”三娘难得没有结巴。

  “那行,就这个。”

  一番商议,他们三把道观的名字给定了下来。被晾在一边的傅杳得到的只有赵老爷子居心不良的安慰:“傅观主,真的没必要,大不了我再给你写张借据。”

  傅杳:“呵。”

  观名定下后,三娘题完字,江掌柜就拿着字下山找了方二,让他帮着弄快牌匾。

  一直到傍晚,方二把加急做好的牌匾送了来。一道观的人挂上牌匾后,又为庆祝道观落名,忙去准备筵席。

  道观外院门口,傅杳看着崭新的还飘着桐油味的牌匾,莫名有些想喝酒。

  赵老爷子这会儿非常贴心地拎了一坛子酒来,甚至还给她递了个碗,给倒满了,道:“当一个东西一个地方有了名字之后,就会在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现在这道观有了名字,那你和它的缘分就算缔结成功了。恭喜,至少你以后不再漂泊无依。”

  傅杳笑了,“我漂泊无依?你在开什么玩笑,有多少人在争着抢着请我去他们山头坐镇,我手一挥就是阴兵无数,我会漂泊无依?”

  “你有亲人吗?”赵老爷子一句话把傅杳问得卡了壳。

  “那朋友呢?”他又问。

  这回傅杳喝了口酒,在台阶上坐了下来,道:“我发现你这糟老头子真是废话多,喝酒就喝酒,扯这些杂七杂八的有什么意思。”

  赵老爷子跟着坐了下来,笑呵呵岔开了话题,“这酒真不错,应该是宫廷御酒吧。”接着他又嗅了嗅,“而且还是少说几百年典藏的御酒。这东西可是宝贝,外面有价无市,多谢观主能让我在临死之前品到如此好酒。”

  “……”傅杳看着他,“你是说这酒,有价无市?”

  “对啊,”老爷子点头,“这样一坛,差不多能抵得上同等分量的黄金。”

  “……”

  “还有这装酒的酒坛,顶级汝窑冰裂纹雨过天青瓷,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话说到一半,赵老爷子见她一直不动,不由道:“观主你不会是心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