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5节(1 / 2)





  “我们的兵力不足以四线分立,不然会顾此失彼,不知朝廷是否会分兵过来。”

  大中午召全体将军议事,屋内坐了十来位将军,神色也各有区别。

  “要俺说,一定是白起进不去唐州。”一个形容粗犷的黑面将军大声嘲笑着,“唐州之前都是纣家人把控的,结果纣家最有出息的纣行那个大疯子死在将军手中,邹家剩下的都是一些歪瓜裂枣的孬货。”

  他蒲扇一样的大手拍着桌子,满脸不屑,大声嚷嚷着。

  “邹白两家自来就是死敌,当年燕支一战就因为女人有了分歧。魏景盛偏袒白家和师家,新帝魏行扶持外戚纣家和远支一派魏姓人,重用北地高门,我看他们分明就是狗咬狗。”

  “白家可不是软柿子,这些年能在魏行手中毫发无损,白彻是这次主帅,想来不会如此。”又有人出声解释着。

  “呲,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黑脸大将呲笑一声,“再说了,朝廷眼下并无多余兵力,西南刚平,西北异动不止,东线本就有水匪侵扰,我们现在的北线也是战线绵长,战火不断。”

  一直沉默不说话的容祈眉眼低垂,目光落在那张硕大的舆图上。

  “会有人来的,如今四城防守还请各位将军不可松懈,所有人务必严正以待。”

  他手指捏着手中的一块墨色玉佩。

  那是临走前宁汝姗赠与他的玉佩。

  “这,可是有消息了。”副将谨慎问道。

  容祈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 ——

  “让应天派兵三万支援襄阳。”天色已经暗下,宁汝姗正在和容宓一起缝棉衣,就听到袁令带回来的消息。

  如今大燕边境纷乱不止,国库早已吃紧,加上冬日开战,这个冬季冷得厉害,早早就开始下雪结冰。

  官家自行减少开支,每日两食,一应开支全都捐给前线,容宓便带着东宫众人一起做棉衣。

  上行下效,一扫整个临安的奢华的风气。

  “看来容祈那边确实是兵力吃紧。”容宓轻声说着。

  宁汝姗确实停下缝补的手,定定地盯着湛蓝色的布料,不由蹙了蹙眉。

  “怎么了?可有什么不对?”

  “倒也不是什么不对,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宁汝姗缓缓开口,“大燕自大散关与淮河一代都是边境交接,大散关如今外敌入侵,自顾不暇,因大魏和其余两国关系不错,大魏停兵此处,兵力并不多。”

  她自幼在宁家长大,宁将军很喜欢带着她说这些,她自小都会看娘书房内的兵法舆图,如今每日都会看各地小报,早已对这些事情反而有种近乎直觉的敏感。

  “大魏奉行联合之策,联合西北之部压制大燕西北兵力,自己则是陈兵中段和东段。”

  宁汝姗用手指在乌黑的案桌上划出一条连绵的长线,手指定在中后两点。

  “原先是白家主唐州控襄阳,往左可支援西北,往右可攻击建康,是最为重要的战略基地,但新帝上位后便剥离白家,让纣家控制。”

  她在唐州的位置上写上一个‘纣’字,随后又在颍州上写上同样的字:“颍州是遏我们打往京都的关键关口,控制颍州便是控制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关口。”

  容宓点头:“可现在颍州不是我们的嘛?”

  “容祈斩杀纣行后,颍州不攻自破,如今魏帝派亲信驻扎亳州,同时驻兵十五万,加上之前颍州溃败的,亳州如今屯兵二十五万。”

  容宓神色逐渐凝重。

  “应天加上建康不到二十万,如今又调走三万,只剩下十五万。”

  “可襄阳那边,白起即使带兵撤退,并未损伤多少,三十万大军悬在头顶,不得不防。”容祈皱眉说着。

  “是了,就是这个问题。”宁汝姗抬眸,“阿姐觉得这两处将近六十万大军是大魏全国兵力吗?”

  容宓盯着还未消失的水渍,陷入沉默。

  “若是是,如今已两线俱失,大魏为何毫无动静。”

  “若是不是,其余兵力在哪,为何还是毫无动静。”

  —— ——

  “东西送走了吗?”襄阳城内,容祈目视着面前的巨大舆图,听到身后的动作,镇定问道。

  “所有信件都秘密送出去了,不曾惊动任何人。”冬青推门而入,犹豫说道,“只是这样是否太过冒险。”

  容祈侧首,冬日阴沉的目光落在漆黑的瞳仁中,消瘦的面容在光影下落出一点浅淡的折痕,眉眼刚毅沉稳,半侧笼罩在黑暗中,让他宛若背后那杆沉默的霸王乌枪,尖锐不屈。

  “可今日面对的是白彻。”

  他跪坐在案桌前,淡淡说道,“北白南韩不容小觑,当年白彻连环设局,在大燕民间营造舆论逼得官家不得不出兵第一次北伐,又暗自散播流言逼得韩相在此事上不得插手,最后让黄和领帅,结果第一次北伐损失惨重,大燕人心大挫。”

  他嗤笑一声:“他是个疯子,之前一路假意战败放弃京兆府,凤翔府和临洮府,最后在河中府和平阳府与我们交战最后把大军赶往延州城。”

  冬青跪坐在入门一侧,双拳紧握。

  “最后在三川口伏击爹率领的三万余援军,逼得大燕内部溃烂,不得不让韩铮出面维持政局,既砍了大燕良将,又迫得韩相声望奇高,让官家忌惮,从而推出早已被收买的曹忠,在大燕埋下炸/弹,使之祸害大燕超纲二十二年。”

  “这是他布给大燕的毒计。”

  容祈神色平静,面容笼罩在日光下,安定又沉默。

  这一日,他已经等了十年。

  “之后借着第二次北伐失败,再一次磋磨大燕百姓和朝臣的信心,使王老将军解甲归田,大燕朝中无人,抓住燕舟的性子中的自私软弱,逼韩相在牢中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