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1 / 2)





  许愿像坐雪橇一样,警惕地身体下蹲,问:“去哪儿?”

  林一山瞪着她说:“醒着硬梆梆的,只能灌醉了睡。”

  作者有话要说:  小仙女们!这两天一直想找个时间,把近几章的评论一一回复了,可是上班好累,头晕脑胀……

  谢谢你们一直在跟!

  刚刚编辑存稿箱,顺便回想了一下,更新至今,有一段写得比较涩、比较尬、比较干(我在说什么啊),貌似最近几章还阳了。

  ☆、二十二

  楼下黑灯瞎火,两个人站到户外楼梯,夜晚空气凛冽,小院里只余四盏昏黄的小灯,四下里寂静无声。许愿扯了扯林一山,林一山往上看,天井切割出四四方方的天空,星斗满天,棉絮一样的几缕云,清澈透亮。

  二人各自回屋睡去,当夜无话。

  隔天上午,壮汉在客栈喝了三泡茶,也没见到两个人的面。可能是太累了,许愿醒来已经11点多,手机有几个未接来电,她没有设置静音,但睡得太实,她一概没听到。

  林一山10点多发来微信:“醒没?收拾好就过来。”二人一同下楼时,许愿看见林一山的背影,衣服平整、发型利落,旅途劳顿荡然无存。

  第三泡茶眼看见底,壮汉把自己装在沙发里,示意他们俩坐下。许愿在日光下,重又端详了绿意盎然的小院和这间小屋,处处都有人精细打理,不禁重新端详了壮汉一眼,他今天换了宽大的浅灰色圆领衫,没有logo和其他装饰,后颈有一个胶印的印章图案。

  “可饿死我了!”壮汉让他们俩先喝点水,再去那家米线店。

  许愿就着剩下的小半壶茶,润了润喉咙,也给林一山倒上一小杯。茶味浓郁,要是赶在热的时候喝,口味一定更好。

  米线店在较繁华的地段,街两侧布满了商铺,有餐饮,也有五金店、生活超市、房产中介。放眼望去,和其他城市没有分别。

  排列在诸多商家之间,米线店不起眼,连个招牌都没有。林一山和壮汉并排走在前面,林一山看过去,说:“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壮汉说:“味道应该也没变,一会你品鉴品鉴。”

  走到门口,林一山错后一步,等许愿跟上,顺后拢了一下许愿的肩背,示意也走前面。许愿状若无意地让开了他的手臂,兀自走在前面,也没理他们。

  端来米线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齐流海,壮汉跟她打了招呼,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从送菜窗口探出头来,也打了招呼,然后又缩到布帘子后面。

  许愿闻到米线的香味,胃口大开。两个男人也闷头大吃,有几分钟,这个桌上是沉默的。这个时间店里客人不多,较远处坐着一对情侣,看上去也是慕名来尝风味的观光客,还有两个小伙子,穿着平价西装,应该是在附近工作的店员。

  林一山见许愿吃得半饱,靠过来说:“他叫李望,我的小学同学。”

  许愿两次打量李望,他也没顾忌,吃得脑门渗出细细的汗,笑眯眯地看了许愿,又看林一山。

  “今年还去黑龙江吗?”林一山问。

  “去啊,你们再晚来,我就关店了。”

  “爱好太多,你忙得过来吗?”林一山双转过来对许愿说:“业余滑雪选手。”

  许愿了解。

  “爱好不多怎么杀时间呢?”

  说完又看向许愿:“我冬天去黑龙江滑雪,夏天来白溪。最近几年都是这样。今年赶巧了,我朋友——就是这家客栈的老板去了尼泊尔,把店撂给我了,我就帮着照看一下。”

  许愿问:“你跟他同岁呀?”

  李望答:“我比他大一岁。看着不像是吧?操心就容易显老。”最后一句看着林一山说的,林一山也不回应。

  三个人吃完了米线,午饭也算解决了。李望回客栈蹲守,林一山带着许愿去爬山。白溪被群山环绕,确切地说,白溪就建在山里。

  两个人乘坐通往邻县的中巴,中途下车,再走十几分钟,到达山脚。这个路线是李望告诉他们的。

  两人往山的方向走,天气晴好,有云低低地掠过头顶,空气里的湿气在阳光下迅速蒸发,柏油马路只容单车通过,遇到会车,一方会停下来,另一方小心翼翼地错车。

  路两侧长满野草,显得绿化带不成规模。

  许愿对李望描述的生活心生敬畏。此前只有杂志宣扬这样的生活,都市白领或商界精英,厌倦了都市的节奏和竞争压力,开山辟路,归园田居。

  种菜的、种茶的、支教的、开客栈或盖房子定居的……现在见到了一个活的,言谈与气度也不输给杂志彩页上的受访者。

  照这个角度挖下去,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不定po到网上,也是个高点击率帖子。而且,许愿目之所见,随便拍,也能拍也文艺气息的照片来。

  她对李望的过去有点好奇,凑上去问林一山:“李望是你同学?”

  俩人已到达山脚,眼前铺展一条上山的路,石级密布,爬上去需要一点力气。

  林一山答说:“是同学,也是邻居,从小一起玩大的。”

  “那也读了大学?”

  “东华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的。”许愿眼里有赞许,这也在他意料之中。

  此刻两人站在树阴下,林一山手里的矿泉水喝了一大半,许愿的水才喝几口,他看一眼问:“喝不了凉的?”

  许愿忙说不是,拧开盖子又喝了一口,在林一山眼里,这口喝得相当勉强。

  “走吧!”他把许愿的水接过来,开始往山上爬。许愿手里空了,轻装上阵,跟在他后面。

  一路上,李望成了话题人物,许愿觉得那个人随和,也谈不上神秘,但能这么洒脱地生活,势必有些阅历。

  林一山毫无八卦精神,只说李望毕业后留在上海,后来辞去上海的工作,跑到这边来。

  不是节假日,山顶空旷。在一座刚刚整饬一新的庙宇旁,摆了很多木方,看样子要要加盖新庙。木方散发出树木带有生机的香味,旁边搅拌好的少量水泥砂浆。

  午休,建筑工人在临时搭建的蓬子下抽烟,身边放着吃空的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