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chapter43(1 / 2)





  九点多二人到了学校,结果当然是自然而然地溜了进去,只不过因为冬青没有校园卡,二人放弃了图书馆学习计划,陈嘉树另外找了一个僻静的校园咖啡厅。

  浓郁的咖啡香味浮动,陈嘉树在柜台点了两份饮品和小食,端着瓷白的碟子走了过来。

  冬青拿起一块小饼干:“真想去图书馆看看,感受一下那种学习氛围。”

  他不解:“为什么?”

  “呃……我心里你们这些巨佬和我们普通人还是不一样的。”冬青从电脑前抬了抬头,把几层文件丢到ps里去,“你一般去图书馆频率怎么样?”

  陈嘉树温润一笑:“也不经常去。我觉得应该和普通大学生没什么两样吧?也就是考试周那几天去得勤,平时我在宿舍,或者在实验室,也可以复习读书。”

  如此说来,还真的跟她大学情况差不多?平时懒得去,考试再冲起?她心里平衡了许多,笃定了读这种高校的都是学习天才,努力程度just so so。

  谁料他略微想了想,又补充道:“周一到周五能去个三四次,周末一般都会去图书馆。”

  冬青刚刚端起咖啡喝,就被烫了一嘴:这叫不常去?

  她大学的时候一个月内去图书馆的次数都不超过十次。原来在她眼里的勤奋,在他那里只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他:“怎么了?”

  “没事没事,不聊了,干活干活!”

  陈嘉树微微颔首,一手书本一手笔记,便埋头开始了,散碎的刘海低垂,透亮的镜片后目光专注,气质澄澈凛冽。

  冬青脑袋里冒出今天早上有颜色的画面,不禁暗自笑笑,他的两面反差实在太大。

  感情是每一个人的意外,即使外表看着那么端庄清冷的他,被感情支配的时候,也会着迷沉沦,也会情.欲暗涌。

  说到底,在感情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俩早就不考虑所谓的层次、学历、眼界,欢愉才是感情的唯一命题。

  她抿了抿嘴,也默默敲起键盘来。

  ……

  中午十二点钟,冬青刚刚把效果图做完,文件整合之后,打包都发到了徐工的邮箱,她搓搓手:“我弄完了,咱们去吃饭吧。”

  他已经帮她收拾好了电脑包,勾了勾唇:“走吧,带你尝尝我们学校的食堂。”

  陈嘉树直接带着冬青来了最近的一个食堂,里面干净整洁,虽规模不甚大,但容纳个七八百人绰绰有余了。

  周末,虽然是吃饭的时间,但食堂里的人并不多。冬青一眼就看到了招牌上的面食,陈嘉树都有些怀疑,她到底是不是南方人,竟然对面条如此情有独钟。

  “你比我更容易在北方活下去,”他悻悻,拉着她去点菜,“北京遍地都是面馆,在哪不能吃了?今天去尝这家的小炒羊肉,很好吃的。”

  说到吃肉,冬青两眼放光,也连连称好。

  饭后,他们回了一趟寝室,陈嘉树把随身携带的书本电脑丢下,轻装上阵,才适合在偌大的校园里游逛。

  一路走着,陈嘉树跟她讲述学校有趣的事情:不要看这公园白天平平无奇,到了夜色降临,会有许多情侣转悠;还有学校的北门出去,正好是圆明园的南门,大一时班长嫌出游麻烦,直接在那就近组织了一场团日活动。

  还有很多很多……几千个日日夜夜,在他们还不与对方重逢的日子,陈嘉树把那些错过的回忆都讲给她听。

  在湖边,杨柳依依,水面光洁如鉴,几只鸥鹭浮光掠影点过,水中倒影荡漾开来,博雅塔在随着水波摇曳。

  二人坐在长椅上,他忽然想到:“等到冬天,湖面结冰,足足能当个天然溜冰场。”

  她:“哈哈,真的?”

  他莞尔一笑,留下许诺:“嗯,今年冬天带你来玩。”

  “好。”

  ……

  日影渐渐倾斜,初秋的寒意也随着天色暗下去而渐渐的浓重起来。

  陈嘉树周一又要恢复正常的连轴转,今晚就不走了。吃过晚饭,他去宿舍取了电脑后,在校门口送她去坐地铁。

  冬青今天过得很开心。

  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已慢慢融入到了陈嘉树的生活,她参与他的过去,也将参与他的未来,尤其是今天听他讲了很多关于大学的事情,弥补了她心里的很多好奇与遗憾。

  回去的路上,冬青也一直嘴角含笑。

  陈嘉树问:“今天很开心吗?”

  她点点头:“嗯,你有没有看过微博上很火的,情侣要做的一百件事情?”

  他愣了愣,他鲜少玩微博,但略有耳闻。

  冬青很满足:“今天我们达成百分之一哦,和对方一起逛校园,讲过去的故事。”

  他言笑晏晏,学作她的语气:“不是哦,应该是百分之二。”还有日光熹微的清晨,唤醒彼此的欢愉。

  站在地铁口的冬青小脸一红:“我不跟你说了,我走了!”陈嘉树,你斯文败类啊!

  陈嘉树笑笑,目送着她下了手扶电梯,才折到了回去。

  ……

  生活里有了爱情的调味剂,陈嘉树感到他的日常变得有趣味了很多。

  之前面临着做不完的实验,值不完的班,他盼完周末,又盼下一个周末,有时候甚至连周末也没有,实在太累太苦。

  而现在有了情感的寄托,他平时的心情轻松起来,虽也会盼休息时与她共处,但积极的心态效益在学业上也有良好反馈。

  他现在师从是临床实验研究所的吴敦祥老师,吴老师在心血管病及心肺流行病学上的造诣极深,他多次主持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合作的大型国际科研课题。

  陈嘉树能进到吴老师门下,也算侥幸。

  因为人事变动,研究所研究员离职了,但是事情还要有人来做,正好陈嘉树打过来了电话,看他履历成绩不错,便收了他做研究生。

  如若他肯继续在科研上走下去,毕业之后进研究所继续工作,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