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诱宦第69节(1 / 2)





  沈从之不禁又抬起手,却在她的脸侧空空地悬了片刻,又收回。他已经学会了等待,其实就是忍耐,“可你已经等不到他了,他尸沉大海,永远不会再回来。”

  “我不信你。”

  “不信我不要紧,你可以去问你的好姐夫。”言讫,沈从之先行而去。

  云禾狠盯着他的背影,固执地不肯信。这厢踅回房中,又将方文濡最近一封来信细瞧一遍,上头确说有一批货要出海,他得乘船送出去。

  斜阳立进门来,照得她心里开始发慌,坐立难安,只等听见外头散席,她便急绊着脚到芷秋屋里去。

  此间陆瞻亦刚回房,衣裳还没换,见她进来,便朝卧房剔去一眼,“你姐姐在屋里换衣裳。”

  “我不找姐姐,”云禾慌忙拿信递到他眼皮底下,“姐夫你瞧,文哥哥上次来信说要送一批货出海,到什么暹罗国,按说就送一段,几天就返航的事情,怎么这么久了,也不见他来信?”

  恰逢芷秋换了衣裳出来,挨在陆瞻身边跟着一道瞧信,片刻抬眉起来,“这有什么的?或许是被公事绊住了脚,不是好正常的事情?”

  云禾急的眉心紧扣,提着裙直跺脚,“我也觉着是好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方才在园子里撞见沈大人,他说他父亲有位门生也在那边市舶司做官,据这位大人说,文哥哥送货出海遇上了海寇,出了事情了!”

  “沈大人?”芷秋瞧她乱了心神,忙去拽她,“他那人讲话有几分可信?我说你好机灵的一个人,凭白信他的鬼话?没准方大人现已在回苏州府的路上了呢!”

  “我也不信他,可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真事一般!”云禾落在对榻,急急将陆瞻的胳膊拽着晃一晃,“姐夫,你不是在宁波市舶司有人吗?你去替我问问,求求你了……”

  陆瞻将信折起递回给她,“我写信去问问,不要慌,在家待得闲了,一点风言风语就急成这样。等疫病缓和些了,同你姐姐外头走走散散闷。”

  这厢应下,愁闷而去。芷秋估摸着她走远了,才挨在陆瞻身边细细询问:“依你说,这事情可有准没有?”

  “难讲,”陆瞻吃一口茶,眉心微凝,“宁波市舶司常年受海寇侵袭,往年就有许多官员送货接货的死在海寇的刀下,因此一般有些家世的官员都不爱往那里去补缺。”

  芷秋一颗心抽得骤紧,忙将他晃一晃,“那你可得上点心,赶紧写封信去问问!”

  “你放心,这位方大人我往后还有用得着他的时候,自然要问的。我夜里写了信,叫他们八百里加急递过去,两地相隔不远,不久就能有回信,你们不要自个儿吓自个儿。”

  天色将晚,整个江南困于淡烟薄雾中,芷秋半提着心,酽酽的眸色中,投来一片晚秋的倒影,是愁、是忧、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无止境的世事变迁。

  白云苍狗又一秋,北风吹奏,天地抛洒琼玉,苏州府迎来一场初雪。淡淡翠色蒙了白,白茫茫的玉洁世界,同样也迎来了一份生机。

  朝廷拨的灾粮药材随都察院的差官一齐运到了苏州府,韩舸检点接交后,将那位姓何的命官引入内堂,请了茶,“大人们一路辛苦,有了这批粮银,大约苏州就能熬过眼下的困境,下官谢皇上天恩,也多谢各位大人。”

  那何大人摆手一笑,“韩大人先别谢,我这里来,除了运送灾粮,还有一条,就是押解大人上京受审。大人自己做的事儿,想必心里也有数,就不用我多做解说了吧?”

  韩舸端茶的手稍一顿,露出平静毅然的笑意,带着一丝稚气未改,“大人不必说,我早料到了这一天。只是事发突然,走得急了,怕家里担心,想求大人个恩准,许我回家去同家里告个别再随大人们上路。”

  “不妨事,”何大人和善非常,倒不似对犯官的态度,“我们才到苏州,陆公公就派人打了招呼,大人是为百姓办事,只是事情办得也太憨直了些,才叫人拿了把柄,也叫朝廷难办,可心却不坏。我们信得过大人,没什么恩不恩准的,你只管去,我叫两位差役跟着,你回家该告别告别,明日启程,别耽误脚程就好。”

  这厢千恩万谢,派人将几位大人送到驿馆下榻后,又叫来典吏县丞交代一番,“各位,京师拿我问罪,县衙门暂无人照管,城外还有那么些灾民,疫病又还闹个没完,我去后,还请各位多多上心!”

  众人闻之落泪,韩舸单将典吏留至后堂说话,“照峦兄,眼下藩台在押,府台也在押,少不得县衙门要多费心。若是遇见什么难处,可去织造局找陆督公解难。”

  “陆督公?”典吏额心半蹙,有些没底,“这位公公向来是不问他人瓦上霜的人,除了织造局和皇上钦定的差使,他哪里会管百姓死活?况且我无门无路,如何去找他?”

  “你只管放心,我的爱妾是他夫人的小妹,他向来对我多有照拂。况且,他不是那等真不顾百姓死活的人,我们发给灾民的被褥冬衣,就是他叫织造商现赶出来的。”

  一席话讲完,外头又一番琼玉飘摇,仿佛为污秽世间度化洁净。韩舸脚踩玉沙,咯吱咯吱地走回房内,不见雏鸾,拉来人问,只说二娘在外头琉璃台上看雪。

  这便寻过去,只见一堆崔嵬而立的太湖石半腰立着一个八角亭。雏鸾穿着胭脂红的斗篷,正笑嘻嘻地将手伸出亭外接雪。

  远远地,听见小凤在身后劝她,“姑娘又要作出病来才罢!你就不冷呀?好好在屋里呆着烤火不好,非要来瞧什么雪!”

  雏鸾不爱受她管束,心眼子一动,阑干上搂了一捧雪,旋裙照着她身上砸去,砸完百灵鸟似地笑起来。小凤气不过,也随手捧一把雪朝她掷去,“姑娘讨嫌不讨嫌?凉死人了!好麽,我叫你也尝尝!”

  避之不过,雏鸾叉起腰,“谁叫你训我?!”

  “我这是好言相劝,哪里是训你了?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二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相互砸着雪玩儿,避让间,雏鸾一旋身,蓦然撞进一个怀抱。她抬脸一瞧,是一位诗难咏、画难描的清隽少年郎,看他总觉面熟,可脑子里一霎竟忘了是谁,只觉一颗心咚咚、咚咚地要跳出来似的。

  直到退了两步,那些朝夕相处的记忆方迟钝地涌回来。她歪着脸一笑,“你回来了?今天怎的这样早?”

  这一撞,也将初初相识的画卷撞到韩舸眼前来。他们也是这样认识的,最初一撞,金风玉露,春满东风。韩舸也看着她笑,青色官袍外头罩着一件湛蓝的斗篷,乌纱帽翅还轻微地颤着,几如一场心动的余震,绵延一生。

  东风又无情,韩舸打个冷颤,拍下她一身的霜雪,“回房就不见你,问了丫头才晓得你跑出来了。这么冷,在这里闹什么?快回房去吧,屋里火盆烧得正旺呢。”

  雏鸾憨憨地站在他面前,任他弯下腰去拍她裙上的雪,就跟挠痒痒似的,拍一下,她傻兮兮地笑一下,“我才不怕冷,我身子骨壮实着呢!二哥哥,我在屋里憋了一天了,让我在这里玩嘛,一会子我就回去。”

  “不成,”韩舸板下脸来,霸道地捧起他的手搓一搓,“瞧这手,冰成这样,再玩非病了不可,走,回家去陪我吃饭。”

  “哼,你少管我!”

  “我不管你?我不管你你吃什么?”

  那两片艳粉娇红的腮一鼓,心不甘情不愿地随他回了房。吃过饭,雏鸾又闹着要吃什么烤糍粑,也不要厨房烤,只叫人切了薄薄的片子上来,贴在珐琅炭盆的沿上,用长长一双木箸翻拣着。

  韩舸在帘后静瞧一瞬,看她被火光映的红红的脸,两个眼比火光还亮,仿佛从未有过哀伤,亦永不被愁苦困顿。

  他不堪忍得去破坏她永远纯真的快乐,于是几度踞蹐,小心斟酌,挨到她身边,同她一起盯着薄薄的几片糍粑渐渐鼓胀起来。

  暖室静谧而安稳,炭火驱赶了韩舸周身的寒冷,幸福如一个冷颤密密麻麻地爬过了全身。可他清楚的知道,这难以永恒。

  “二哥哥,坐过去,不要挤着我!”雏鸾好像丝毫察觉不到他悲断愁肠,调皮地撞一撞他的肩。

  可他非但不让,反而又朝她挤近几分,展臂将她严丝合缝地揽着,“不走,就挤着!”

  “讨厌!”雏鸾撅着嘴瞪他半晌,又懒得计较似的继续翻着糍粑。

  一块一块的白翻到焦黄时,韩舸斜垂着眼窥她,小心试探,“雏鸾……我要是不在了,你大概,多久会忘了我?”